忘了這是幾年前的廣告了~前面有一小部份沒錄到
女兒和同學約好要出國。
父親在旁邊念:哪有人挑這個時間出國的!
女兒:就跟同學約好了嘛
母親:時代不同了,年輕人都有年輕人的看法呀。
父親:過年就是要團圓,少一個人哪叫團圓!
這支蠻典型的台灣年味廣告~充份呈現傳統的台灣家庭。
過年就是要返鄉就是要回娘家,現在,趁過年期間出國的也不少。
當傳統遇上現代,衝突之間
父母對於兒女們不解的行為只能歸咎於時代的不同~
"少一個哪像過年"這句話貫穿了整支廣告
還蠻喜歡這個畫面的~
仔細回想~過年最忙的就是媽媽了,忘東忘西是不可缺少的橋段。
而父親的角色通常也只有無奈、不爽。好生活化!!
少了女兒如同桌上的空缺一樣,廣告巧妙的隱喻少一個黑橋牌哪像過年~
女兒的出現帶給父親驚喜~同時也填了桌上的空缺
父親夾菜給女兒,簡單的小動作,則是父親用來表達內心喜悅的方式
女兒則偷偷用眼神來回應
台灣傳統的家庭,父親關心子女的方式是吝於表達的,母親在者可以扮演溝通的角色。
父親和女兒鬥嘴後,女兒其實在爭札這時出國到底對嗎?而父親也在想女兒也許自己有自已的想法
兩人某個層次上都相互作了妥協但也產生了缺口...
回到這個畫面,女兒看到禮盒正好可以填補和父親之間的缺口,也重回親情之間該有的平衡點。
新年快樂~
全站熱搜